大陆央媒整版聚焦限塑令 为何禁不住这些用塑习惯 - 两岸 - 中时

中国大陆今年元旦起扩大实施更严格的“限塑令”,成效不彰,中共中央机关报《光明日报》10日特别以全版篇幅报导“限塑令”禁不的“用塑”习惯包括:用纸吸管影响“喝奶茶的快感”;农地塑胶地膜用起来“熟门熟路”;不可降解塑胶袋价廉易得且方便;懒得想可选择哪些塑胶替代品等等。

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曹淑艳也提出,以设计创新减量、包装替代减量、废塑排放减量、焚烧减量“四重奏”,加强塑胶污染全链条防治,将可达到预期效益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,大陆可减少消费传统塑胶1180万吨,避免焚烧塑胶620万吨,由此原料节油2500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.1亿吨。

报导指出,大陆高度重视塑胶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。从2007年到2011年和2020年,多次发布关于限制、禁止使用特定塑胶制品的指导意见。详细界定禁、限塑管理的细化标准。如今大陆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。但在具体生活场景中,一些既往的“用塑”习惯还在存续,导致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胶制品的身影依旧存在。

习惯1:用纸吸管影响“喝奶茶的快感”。

目前各大饮品门店饮品已提供纸质吸管作为塑胶吸管的替代品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,“在各地出台限塑令的背景下,纸吸管只是一种暂时的替代品,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提升空间。”

习惯2:塑胶地膜用起来“熟门熟路”:

在山西、陕西、河北等地的部分农村地区,一些农户在种植时还是会选择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胶地膜,使得残留农膜成为田间地头的“白色污染”,严重妨害农业生产生活。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介绍,山西将通过创建农膜回收利用体系,培育废旧农膜加工企业,实现“企业+回收网点+农户”的市场化运行机制,提升农膜回收率。

习惯3:不可降解塑胶袋价廉易得且方便:

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和“好面子”“图方便”等主观心理原因,也有新型可降解塑胶制品成本高、研发进展缓慢、应用推广难等客观原因。

习惯4:懒得想可选择哪些塑胶替代品:

根据长三角消保委联盟的调研报告,可降解塑胶有生物分解、光降解、热氧降解、可堆肥降解等不同的分解形式。尽管降解程度高的产品理论上应该被优先使用,但受成本和价格因素影响,可降解产品市场也会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情况。

(中时 )

本文由:华体会登录(官网)手机版app下载 提供

关键字: 华体会登录(官网)手机版app下载

上一篇:《通信网络》智邦竹南厂全面快筛完毕 后续PCR从严认定 - 财经 - 时报信息
下一篇:桃市府铺陆路供姜母岛居民出入 增加抗旱水井因应严峻水情